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传统社会普遍奉行男尊女卑的伦理观念,男性作为一家之主掌握着家庭的主导权。然而世间万物皆有特例,从古至今都不乏惧内之人,这种现象跨越了社会阶层,在平民百姓、达官显贵乃至九五之尊的帝王中都可见一斑。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虽非惧内之人,但他有一位挚友却深陷妻管严的窘境。在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他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其中就包括这位名叫陈慥的惧内典型。通过苏轼诗作中的多次描述,我们得以了解这对模范夫妻的趣事。陈慥的妻子姓柳,后人习惯称她为柳氏。这位柳夫人并非事事都要管束,她允许丈夫外出饮酒,但严格禁止其与其他女子接触。
当时文人雅士聚会时,常会邀请歌伎助兴,这已成为一种社会风尚。苏轼作为文坛领袖,自然也不能免俗。每次宴饮,他都会邀请歌伎助兴,这并非因为他生性风流,而是当时的社会风气使然。若有人不循此例,反而会被视为不合时宜的乡野村夫。这种评价对注重名声的士大夫而言,简直比死还难受。
展开剩余76%陈慥虽然也向往这样的风雅聚会,但其妻柳氏却对此深恶痛绝。这位醋意十足的夫人只要看见有女子接近丈夫,便会立即上前驱赶,全然不顾及丈夫的颜面。即便当着苏轼等一众名士的面,她也毫不收敛,常常让陈慥在朋友面前难堪。
某日,苏轼为款待远道而来的贵客,决定举办一场盛大的接风宴。作为苏轼的挚友,陈慥自然收到了请柬。但收到请柬后,陈慥立即将其藏匿起来,唯恐被妻子发现。因为他深知,一旦柳氏知晓此事,必定会以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方式阻挠。无奈之下,陈慥只能选择在晚间以其他借口出门,再悄悄赴宴。
当晚,陈慥在家中与妻子共进晚餐时食不知味,因为他要留着肚子参加即将到来的盛宴。值得一提的是,苏轼预订的酒楼是黄州首屈一指的高档场所。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宋代以前由于缺乏炒菜技术,普通百姓的饮食相对单调。直到宋代冶铁技术进步,铁锅普及后,烹饪方式才得到极大丰富。苏轼本人就是著名的美食家,东坡肉等名菜至今仍为人称道。不过在当时,这些美食主要还是酒楼才能享用的珍馐。
陈慥草草用过晚餐后,便借口看书躲进书房。待时辰将至,他从书中取出藏好的请柬,对妻子谎称要出门散步。重获自由的陈慥如出笼之鸟,一路小跑赶往酒楼。此时酒楼门前车水马龙,但真正能入内消费的宾客并不多。恰在此时,苏轼亲自出门相迎,将这位好不容易逃出来的好友引入雅间。
宴会进行得热闹非凡,美酒佳肴伴随着悦耳的丝竹之声,宾主尽欢。然而酒过三巡之际,店小二突然匆匆进来向苏轼耳语。苏轼频频看向陈慥的眼神让后者顿感不妙。果然,苏轼带来的消息令人震惊——柳氏找上门了!
两人百思不得其解柳氏如何得知宴会地点。在苏轼催促下,陈慥硬着头皮出去应对,不料柳氏早已闯入酒楼。这位彪悍的夫人一进门就厉声呵斥,吓得歌伎们四散而逃。在众目睽睽之下,柳氏当众宣布:你可以在此饮酒,但不许找女人作陪!说罢扬长而去,留下满脸尴尬的陈慥和看热闹的宾客。
备受打击的陈慥借酒消愁,很快酩酊大醉,竟当众哭诉起自己的家事。感同身受的宾客们纷纷上前安慰。宴会结束后,苏轼不得不亲自将醉得不省人事的陈慥送回家。令人意外的是,柳氏竟一直在大门口等候。她命仆人将丈夫抬进屋内,却将苏轼拒之门外。
回到家中,苏轼回想当晚种种,感慨万千,遂提笔写下四句诗作: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这便是成语河东狮吼的出处。虽然这首诗让陈慥惧内的名声流传千古,但历史上的真实情况或许并没有诗中描述的那么夸张。
发布于:天津市配资网上配资,炒股配资178论坛网,平台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