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一.安慰——精通国学的武术大家安慰先生,祖居太原,祖父为前清举人,父亲文武双全,曾加入同盟会,当过太原校尉营小学校长。安慰先生从小接受传统国学教育,系统学过儒家经典和老庄,也接受过专业的书法、国画、西方绘画等教育。十二岁就结识著名释家力宏和尚,并学习过经典和静坐等功夫,并以此为基础影响一生。大学读的是华北大学戏剧科,师曹禺、欧阳予倩诸先生学习戏剧文学,毕业后任职于山西艺术学院。曾下放至夏县八年,后回太原五中任教,直至离休。安慰先生先后师从霍宝珊、辛元、路开源、孙剑云等名家学习形意、八卦、太极等内家拳,并跟随胡耀贞学习养生气功。安慰先生因历史原因比较低调,去世后弟子才将其故事和武学精要整理出版。图片
二.安慰和武术家的隐秘故事和功法真传安慰先生这本书中记录了他跟随很多名家学习功夫的故事,非常真实有趣,而且不经意间,透露了很多真传,非常难得。1.孙剑云:拳尽在进退之中安慰先生在北京时曾随孙禄堂之女孙剑云先生学习太极拳。他和孙剑女先生的故事很有趣,这里不展开。主要讲讲孙剑云传授的拳法要义。孙剑云讲了孙禄堂先生常用的练功方法:方法一:拉磨盘,用牛皮绳拴个磨盘,拽回来,扔出去,反反复复;方法二:抖大杆子,通常人举不动的杆子,每天要抖一千次。可见功夫都是需要下苦力的。孙剑云先生的太极拳理论:“逢进必跟,逢退必撤。转身换式,开合相接”。具体到身法上有三点。一是尾闾中正,动作是以尾闾向前推挤和向后牵带为核心;二是顺中用逆、逆中用顺,有向前之力必有向后之力;三是进退要合宜,不可过早或过晚,早则顶,晚则丢。进退之中,通过进退来体会力由足起、节节贯串的要义。安慰先生主要跟随练两个基本功:一个“懒扎衣”,二是退步跨虎,当一个桩来练。图片
2.辛元的形意拳教法安慰1942年正式拜辛元为师学习形意拳,学习过程非常有趣,也值得仔细琢磨。安慰初学形意拳,辛元每次都是让他站三体式,连续站了一年。第二年教五行、十二形、五虎刀等。辛元教功夫,只练不说,而且一个动作只练三遍。讲的时候只讲,不演示。说,边讲边练伤元气。辛元教形意拳的特点:重三体桩,要求小臂一定与地面保持水平,整个手臂呈135度。前胳膊肘往里合,腕子往回扣,小臂形成一个拧劲。身法重拔背,反对驼背,胸要提,肩要往开拉,背才能拔。不讲气,格式对,气就通了。重五行十二行的原理,五行练劲力,通五脏,十二形练身法。图片
3.与胡耀贞的气功缘安慰先生跟随辛元学习形意拳时,就认识了胡耀贞,但一直到胡耀贞晚年回太原才跟随学习养生气功,包括站功、静坐、五禽戏等。安慰对于胡耀贞的讲述和评价非常真诚,不夸张也不诋毁。图片
三、安慰的武学精要安慰先生将其武学精要用非常简洁的语言讲了出来,包含拳理、筑基功夫、入门套路、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讲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购买书籍详细阅读研究。阅读方法建议,一章章认真读,有些内容藏在文本之间,不认真很容易跳过去。卫昌国学2023年12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配资网上配资,炒股配资178论坛网,平台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